東北東部14市州9日在圓桌會議上簽訂了9個合作項目,包括伊春市帶嶺區政府與大連敦豪集團建設敦豪度假村、鶴崗市政府與通化市政府旅游區域合作、通化市政府與丹東市政府旅游區域合作等旅游合作項目。
國家在今年上半年發布的《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中,“塑造東北生態休閑旅游品牌”成為合作重點。《規劃》提出,東北地區要整合開發旅游資源,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規范市場秩序,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建設國內一流的冰雪、森林、草原、濕地、溫泉、海濱、民族、邊境、文化旅游勝地,形成一批精品旅游線路。
作為中國最大的單體旅游投資項目,總投資230億元的長白山國際度假區已于今年7月末建成運營。以此為契機,在本屆圓桌會議上,吉林省白山市副市長裘會文向東北東部城市發出了共同開發鴨綠江、松花江、圖們江、烏蘇里江和環長白山旅游區的號召,得到了與會者的熱烈響應,東北無障礙旅游區的概念正在逐步成型。
“開辟綠色通道、統一旅游標識”是東北東部生態區對無障礙旅游的設想之一。遼寧省丹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東北東部(12+2)區域合作秘書處秘書長于懷樂對新華社記者說,打造無障礙旅游區,我們還計劃在各個城市選取資質合格的旅行社、酒店、景點等形成聯盟,跨省旅游的游客可以在聯盟單位之間享受最優惠的價格和最有保障的服務。
根據2011年東北三省行政首長簽署的《加快建設東北東部經濟帶合作協議》,東北東部城市將以東北東部鐵路為軸線,將沿線特色旅游產品和精品旅游景區有效連接,延伸區域旅游產業鏈,形成縱跨三省的東北東部黃金旅游線路,推動旅游業由單純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變。例如,以長白山、鏡泊湖為依托,重點打造“名山名湖”特色旅游產品;以琿春為中心,開發近及俄朝、遠達日韓的東亞五國國際游線路;以東寧、綏芬河、黑河、同江、撫遠、密山、蘿北、饒河等口岸城市為依托,重點發展對俄邊境游等。
吉林省大正國際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珂從事旅游行業十余載,她認為發展無障礙旅游會促進南方游客及國外游客到東北進行游覽。“跨省一體化的項目,外賓和南方地區的內賓需求量比較大。在聯盟單位間開展合作,好處是可以提供一手的價格,還可以隨時關注客人動向。目前東北的生態游越來越熱,大家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發展無障礙旅游區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地區發展首先要有人流、物流,這之后才能帶動資金流、項目流。”于懷樂說。
我國東北地區有著廣袤的森林、草場和濕地,生態優勢明顯。以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為主體的東北林區森林資源居全國首位,松遼平原和呼倫貝爾草原草場繁茂,松花江、黑龍江、牡丹江、烏蘇里江等河流更是妖嬈多姿。在發展生態旅游的同時,東北各省還將采取措施推動東北東部經濟帶向生態經濟整體轉型,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共同建設東北東部森林生態屏障。
據介紹,東北東部(12+2)區域合作旨在加強東北東部城市之間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動東北東部地區的發展。會議成員最初由本溪、丹東、吉林、通化、白山、延邊、雞西、七臺河、雙鴨山、佳木斯、鶴崗、牡丹江12個市州組成,后加入大連市和伊春市,絕大部分為邊境城市、少數民族地區和生態保護區。
——精品旅游線路——丹東、集安、臨江、長白山